綠城再陷“破產門”
發布日期:2011-11-07 瀏覽次數:5786
因為網上突現“綠城正申請破產”的傳聞,11月2日,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不得不在綠城集團官方網站撰文澄清,告知投資者“綠城離破產還有很遠的距離”。然而,根據上證報調查,包括綠城在內的多家企業正面臨越來越緊迫的資金壓力。
本輪調控中,綠城成為最被關注的高危企業,從“信托調查門”到“退市門”,再到今天的“破產門”,即便一些信息至今仍未被證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輪調整中,綠城資金緊張程度確為大型企業之首。
某大型房地產企業負責人稱,判斷這輪房企高危的指標有以下幾個:一是過去兩年高峰期時高價拿地較多,二是短期負債較多,三是所有負債利息成本較高,四是項目多集中于限購城市的高端物業,五是項目變現能力較差。而綜觀綠城,其前四項指標均符合,只有變現能力一項尚可。
調查顯示,截至2011年9月,大型房企中,綠城土地樓板價的成本高居所有企業之首,平均每平方米樓板價超過5000元,加上綠城一向要求高品質,其建安成本近萬元。也就是說,平均來看,綠城所有項目成本價近1.7萬元/平方米。“如果綠城賣到這個價格以下,就是虧了。可是虧了又怎么樣,降價不會影響房地產商的品牌。這一點綠城現在還是沒有想通。”一位了解綠城的房企負責人稱。
從負債來看,根據上證資訊的統計,截至2011年6月,綠城短期銀行貸款的總額分別相當于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200%,和上半年經營收入的120%。資產負債率高達87%,流動負債占總負債比例為76%。兩項指標均可進入所有房企之最高梯隊。
面對房地產企業面臨的高危局面,宋衛平表示確實嚴峻。“眼下房地產業的普遍情況是:量價齊跌,市場萎縮,各地庫存大量積壓,中小房地產商岌岌可危。照此境況,再持續一段時間,中國的很多房地產商恐怕就真的要面臨倒閉的狀態”,以及“市場若一直處于如此蕭條狀態,停留于谷底,恐怕一些企業真就會走上絕路。”
對于綠城為什么堅挺住價格不降,業內也分析眾多。一種說法是,綠城拿地成本過高,降價會導致部分項目直接虧損。另外,綠城內部高管的激勵機制是以利潤基礎來分成,如果降價虧損,高管同樣無法獲得高額紅利,那還不如堅持等待救市。還有說法是,綠城對老客戶有過承諾,稱綠城的房子決不會降價貶值。這些都可能是宋衛平目前對價格較為堅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