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3-31 瀏覽次數:4308
我國正在迅速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養老產業也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在經歷了最初幾年一哄而上的養老地產開發之后,目前大量民營資本開始以服務為核心的養老產業布局。
居家養老以服務為核心廣受關注
在上海的一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記者看到,100多名工作人員全天24小時輪流監看來自全市10多萬戶老人家庭的實時數據,老人有意外情況發生時,按下戴在身上的“緊急救助”報警器,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與老人取得聯系,并確定具體地址,上門服務。
據悉,除了“緊急救助”之外,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提供家政、護理、維修和搬家等服務。有的老人家里還安裝了各種傳感器,監控水管漏水和煤氣泄漏等情況。如有 需求,甚至可以監控老人的起居狀況,一旦數據顯示異常,客服會馬上接到報警。這家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擁有者屬于南京的一家民營企業。這家企業從3年前著手 養老產業,目前已經投入近30億元。三胞集團副總裁卜江勇表示,按照國內比例,90%的老人未來將是居家養老,7%由政府支持的社區養老,3%是機構養 老。所以居家養老服務是一個非常有前景的市場。
保險企業是進入養老產業的一大主力。泰康人壽投資20多億元建立了北京泰康之家養老社區一級項目。泰康人壽副總裁劉挺軍表示,除了北京的燕園開業,在全國已經有8個社區同時在建設,總投資現在已近200億元。
中國的養老產業也吸引了國際資本的關注。在浙江烏鎮,由著名的美國IDG資本、紅杉資本聯合國內的投資基金云峰基金投資75億元的養老產業園區已經初具規 模。根據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從2013年,國家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產業發展以來,引入養老產業領域資本的總量超過了2000億元。
醫養結合成為養老產業發展重點
記者調查發現,新一輪養老產業投資熱當中,醫療和養老結合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絕大多數項目非常重視針對老年人的醫療服務,所以醫養結合正在成為我國養老產 業的發展重點。在天津一家民營企業投資創辦的醫養院里,老人們居住的房間和醫院的病房一樣有氧氣和輸液設施。烏鎮雅園盡管以養老地產項目為主,同樣重點配 套了針對老年人的醫療康復設施。
養老產業未來會有長期穩定收益
大量的民間資本目前投入到養老產業當中,目前 養老企業的收費,老人是否能夠承受得起,養老企業是否能盈利?在天津的天同醫養院,針對的就是普通收入的城市養老人群,收費標準基本上依據天津市退休老人 平均收入制定。租金、吃飯和護理等費用在3000元左右。而北京的泰康之家這樣的高檔養老社區服務對象是收入較高的老人,租金和服務費要高出很多。在燕園 養老社區,健身、游泳和寬帶話費等居家服務費用達9000多元。
天同醫養院院長張婼婼表示,現在的盈利情況是一年比一年好,雖然沒 有巨大的盈利收入,但是能夠穩步地發展。即使處于微利經營狀態,也是靠著政府對養老產業的扶持來實現的。養老機構免稅,天津也推出一些利好政策。隨著國務 院35號文件出臺之后,失能老人的床位補貼每年大概是2200多元,健康老人是1500元。
而三胞集團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則主要依 靠政府購買的基本醫療服務來賺取部分利潤。除了地方政府支付的錢,為老人提供的護理、維修等增值服務業帶來了利潤,但仍然難以實現較高的盈利。三胞集團副 總裁卜江勇表示,目前,養老產業處于一個微利或者不盈利階段。盡管目前盈利水平大都不盡人意,但投資者看好的是未來長期穩定的收益。劉挺軍認為,養老產業 回報周期比較長,但按照現在的收費水平,入住率達到70%~80%的時候,就能夠實現盈虧平衡,能夠自我地可持續發展。未來成長、成熟之后,就不受經濟周 期波動影響,可以實現長期穩定的收益。
我國養老產業規模巨大前景廣闊
我國從2000年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而2014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8億人,占總人口比例10.1%,預計2020年,比例將會達到12.8%,所以,日趨增多的老年人口數量也決定了養老產業的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廣闊。
業內人士認為,新一代老年人的消費習慣與目前的老年人相比將發生很大變化,養老產業市場將迎來一個爆發期。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認為,從未來的 整個老年人口的流量看,60后、70后、80后,隨著各代人進入老年之后,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收入水平等會發生很大變化,所以未來的前景應該會很好。根據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預測,從2014年到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我國將成為老齡人口市場潛力最 大的國家。專家認為,養老產業將成為未來我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黨俊武認為,現在老齡產業潛力已經達到了GDP的8%以上,預計到2030年,老齡產 業如果發展較好的,它的潛力相當于屆時的GDP總量的1/5。(來源:贏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