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16-09-14 瀏覽次數:5050
記者從市城鄉建委獲悉,《合肥市“十三五”建筑業發展規劃》已經印發,預計到2020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5500億元。根據新規,城市規劃區范圍內50%的新建建筑要按兩星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
“互聯網+綠色建筑”應用示范將試點
合肥軌道交通、鐵路、高鐵、公路、港口投資等將進一步加大。預計2020年合肥市城鎮人口將接近700萬人,在城鎮人口增長的剛性支撐下,也會帶動全市建筑業新一輪的高速發展。
預計到2020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達到5500億元,年平均增幅9.8%,全省首位度45%以上,在全國省會城市保持在前10名行列;市外完成建筑業總產值達到2000億元,建筑業外向度達到30%以上;力爭實現境外營業額25億美元;四縣一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占比力爭達到全市總規模的18%以上。
同時,全面推廣應用住建部十項新技術。城市規劃區范圍內50%的新建建筑按兩星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力爭達到15%以上。城鎮新建民用建筑節能標準施工執行率100%,并開展“互聯網+綠色建筑”的應用試點示范工程。
農民工收入未來或與職業等級掛鉤
為了讓工人們干起活來更安心,合肥將建立健全防止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長效機制;加強企業資質、項目施工及個人注冊資格的動態監管;加強建筑合同管理,修訂出臺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服務等示范合同范本,這樣工人們和各類施工企業的權益都更有保障了。
同時,推行建筑勞務人員實名管理制度,完善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形成穩定的新型建筑產業工人隊伍。逐步建立建筑工人職業培訓考核等級與基本工資掛鉤制度、高技能人才技能職務津貼和特殊崗位津貼制度。確保實現全行業建筑工人全員培訓、持證上崗。
十三五”期間,將對建筑行業的安全生產、擾亂市場秩序等問題加強監管力度,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持續加大對建設領域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設立、增加工程質量治理和“打非治違”投訴舉報電話和郵箱,并向社會公布,指派專人專項督辦投訴處理。并進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標制度,制定招標代理機構及從業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嚴厲打擊低價中標、惡意中標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建立建設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制度,禁止違法分包、轉包,杜絕層層分包。(來源:騰訊地產)